A+ A-
    青城山东距锦州城百多里,处于岷江西南二十里处,延绵数十里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世人多知青城有个天师洞,乃祖师爷张陵张天师得道潜修之地,传说那张天师飞升之时青城山方圆百里紫气东来,祥云四起,被巴蜀之地百姓惊呼仙人,故祖师爷留下的一对雌雄龙虎剑也被巴蜀之地口口相传,倒也名极一时。

    巴蜀之地几乎人人都知道青城山上有个青城派,也传说青城派出过仙人,但是青城派近八百年似乎也只出了一个张天师,其余都只是小猫三俩只,也没在江湖上掀起多大波澜,至于其他的却是一概不知。

    青城山地处偏远,又不在中原,没了众多门派来这穷山恶水,这争斗自然也少了。

    说是穷山恶水其实有点过,但是巴蜀之地也确实算不上繁华,哪怕是当年张天师飞升之时香火旺盛也不过是对比以前而言,十天半个月倒也有些个其他道门弟子上门论道,至于真的远赴几十里几百里几千里来到青城山上香拜会的的还真没多少。

    青城派的弟子也乐见其成,反正青城派弟子确实不多,要真的打打杀杀说不定哪天真的断了香火,倒是无颜去见那老祖宗。

    “小师弟,可起来了!”

    “小师弟,你将门打开,师兄有要事与你说道!”

    青城山后山今日可是来了一位稀客,来人仙风道骨,一个卖相极好的中年道士。

    往日里后山祖师殿可没什么人,祖师殿也就每一代掌门更替时才会来此上香,至于平时打扫有专人负责,更不是青城小一辈。

    这一代掌门姓张,被他师傅带回来时,师傅问他叫什么,他说过去那个只当死了吧,名字又自己重新取了一个,单字一个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讨个吉利,说不定哪天就能成了第二个张天师了呢,他师傅也不恼,也不责罚他冒犯了开派祖师,还笑呵呵的让他加把劲儿,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仙人的师傅。

    这一任的掌门已经传到第十七代,不巧的是掌门也姓张,却不是仙人张陵张天师的张,只是上一任掌门不知从哪带回来的一个野小子。

    祖师殿门前的便是青城派的掌门,头戴一个覆斗形五岳冠,插着一个白玉道簪,身披一袭青衫法衣,俩鬓稍显斑白,蓄着一小搓胡子,面相普普通通,是那种放到人群中可能都找不出来的那种,只是衣着容装却显得仙风道骨,一点也看不出来已经是半百知天命的年纪了。

    “小师弟,开开门可好?”

    “师兄知道你在里面,快开了门师兄有事与你说道。”

    中年道人凑在这青城山的祖师殿前,歪着头听着里面动静,只是里面却没听到脚步声。

    “这里可没什么小师弟,只有一些个老祖宗。”

    里面传来一句嘲讽,语气忿忿,全然不把门外这个师兄当回事儿。

    “哼!小师弟,你当师兄是那般没分寸的人么?”

    门外的中年道袍人衣袍鼓荡,轻轻哼了一声,这一手看起来到也不俗,颇有几分得道之人的风采。

    “呵呵,上次你也是这般糊弄于我,师弟我是不会再信你的了。”

    祖师殿门外中年人听到屋内这人这般说法,自知理亏,表情僵硬,心虚的扭了扭头看了看,见四周确实没人,改了刚刚一脸严肃的样子,俩只手扒在门上,将头凑到门上孔洞中往里面瞧,横竖怎么看这都都不像是一派掌门。

    “好师弟,便分我一点吧…”

    “不行,我可当不得你的好师弟!”

    “半葫芦,给我便走!”

    “呵,我自己便只有小半壶还分你?”一声嗤笑从门内传出,好像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样。

    祖师殿前蒲团上躺倒一个青年人,赫然就是昨日带了俩小童下山买黄符的那个青年道士,青年人从蒲团上支起身子,宝贝似的将一个葫芦紧紧攥在胸口。

    这可是好东西,晃了晃手中的葫芦,里面的酒水晃了晃,拔出葫芦上的塞子,凑到嘴边抿了一小口,然后赶紧把塞子重新塞上。

    “啧啧啧”卧在蒲团上的青年人咂了咂嘴,眉开眼笑。

    门外的中年道袍人鼻头微动,在面前来回走了几趟,彻底没了道人风范。

    虽说青城规矩不多,但是青城好歹也是道门弟子,戒酒可是实实在在的算清规戒律中的一条。

    青城弟子不多,这也是导致青城规矩少最重要的原因,偌大一个青城派不过三十人,还多是小辈,掌门这一辈人更是只剩了五个。

    “咳……再不开门我可去请清薇那丫头了。”

    “你……”

    见里面的小师弟不为所动,清咳一声,大袖一甩,立起身子,恢复了仙风道骨的道人风姿,转身抬脚作势便要出了后山。

    “青衡子师兄,请留步!”

    刚刚还一脸谁开谁是孬种的小师弟咬牙切齿的叫住了要下山的中年道人。

    仙风道骨的中年道人下一刻便没了正形,眉开眼笑的转过身子,掠进祖师殿。

    祖师殿正门入眼是一个神龛,一张开派祖师画像居中挂在殿内,画像上是一个白发白须老翁,左手抚须,右手持一把桃木法剑。

    神龛前摆着一个三鼎小香炉,并无檀香点燃,再下便是三个蒲草编制的蒲团,大殿内也有俩个古旧熏香炉,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当然祖师殿中最醒目的就当属大殿俩旁的圆柱了,写有“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字迹潦草不堪,真的不比道门符箓上的鬼画符要好看多少,左右石柱上刻有“青霄镇法,灵隐赤城”八个大字,几百年过去了,字迹也不见丝毫模糊,笔力当真惊人,透石三分。

    “你不好好呆在你的上清宫来我这做甚!”

    “师兄我在上清宫闲来无事,心头有感,便掐指一算,算到此地有一物与师兄有缘。”

    中年道人拇指抵住中指指尖,摆了一个掐指姿态。

    青年道人暗暗呸了一声,虽然明知道中年道人修的是《青城秘录》里面阖辟天机法篇,但他还是不信他这个“道貌岸然”的师兄有这般料事如神,记得刚刚被师傅带上山的时候,师兄就忽悠他。

    “小师弟,莫不如随我修我这阖辟天机法吧,修至小成我便将掌门之位传于你可好。”

    “二师兄,修会了这什么法诀真的可以当掌门吗?”

    “自然,你觉得师兄会骗你一个小娃娃?”

    当时觉得一派掌门听起来气派,于是还真傻乎乎的跟着师兄练了三年这劳什子天机术。

    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缘自“虚无”二字起,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其中又以阖辟天机法为其中之最,青城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

    青年道人幼时修习这篇功法时每日只是枯坐,但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怎么可能静心守性,就算勉强枯坐下来也是外在而已,这之中真味却是三分都未能领会,后来才知道这阖辟天机术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得其要领。

    但是阖辟天机法大成时号称“天下虽大,不过三寸指间”,青城派中遗留前辈有批注也曾说这篇功法学好了不逊色于道家典籍中所说的天人感应境。

    对于青城派前辈批注之中所说他自然是信的,但是如果有谁跟他说面前这个卖相看似不错的掌门师兄能天机法大成,他是宁愿见那水清薇师侄也不肯承认的。

    别的不说,你见过哪个修得正法的得道高人会为小半壶浊酒来祖师殿讨要么!怎么看都不像吧,青年道人一直不知道师傅为什么会挑了这么一个假正经的徒弟做了掌门,他自认为除了他自己以外,谁坐这个掌门都比张凌这个和开派祖师同音的家伙合适。

    “给我留一些!”

    “小师弟你还不相信师兄吗?”

    师兄挤了挤眉头,腆着脸笑道,小师弟是肯定斗不过他的,虽然他并不精通太多武功法诀,但是怎么说修道也大半个甲子了,小师弟自然是比不过的,至于反抗?前几次已经证明了祖师殿门一被打开,小师弟就成了中年道人的掌中老鼠,任人拿捏!

    “我只喝一口便是!”

    “哼,”

    青年道人扭头哼了一声,不忍心看自己辛辛苦苦偷偷打来的小半壶酒水就这么没了。

    “啪!”接住葫芦,青年道人一脸心疼。

    俗话说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但是没了水也是不响的啊!摇了摇手中的葫芦,已经是没了多少酒水了。

    “下次下山小师弟可得多打些酒,却是一点不过瘾!”

    将所剩酒水不多的葫芦扔给小师弟之后,中年道人双手靠背,踱着步子缓缓走出祖师殿,中年道人后脚跟刚刚踏出祖师殿,这里大门便“啪”的被关上。

    中年道人尴尬的伸出一只手摸了摸鼻子,倒也不是真恼,就是感觉自己这个掌门当的没有一点面子,五师妹一直如此,现在小师弟也是这般。

    轻叹一声,衣袍一鼓荡便下了青城派后山祖师殿,走出半里路程,一声清晰入耳的声音传来,不知是刚刚忘了说还是怎地。

    “小师弟,五师妹座下清薇师侄言明要入祖师殿坐关三年,明日辰时来上清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