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武勉伸指竖在嘴唇上“嘘”了一声,压低嗓音说:“别让人听见了。这个数额我只开给你,以后挖其他同行跳槽,我不会再开这么高的薪水了。”

    贺玫定了定神,怀疑的道:“你能做主吗?你自己都才刚刚升职呢,你们老总会同意?”

    “喂,我的为人你应该清楚吧?没把握的事,我会信口开河吗?”武勉反问。

    贺玫“嗯”了一声,又往路边走了数步,同时仰头喝光了可乐,将易拉罐扔进了垃圾筒。

    武勉瞥了一眼其他记者,那些同行见这边并无异状,就又各自忙着拍照去了。

    “坦白说,你开的薪水对我很有吸引力。”贺玫直视着武勉说,“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你能不能提供一个让我充分发挥的平台?”

    “没问题!”武勉一口答应,“你是地产新闻的资深记者,我打算专门开辟一个地产版,以后这条线的新闻全部交给你负责……”

    “先别承诺的太早。”贺玫打断了他,“你知道我入行四年,总共跳槽了多少次吗?整整八次!我先后在十一家媒体做过,最短的只有两个月,最长也没超过半年。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听说每次都是受到地产商的压力,一些负面报道无法刊登,导致你愤然辞职?”

    “五次是我自己辞职,六次是被炒掉!”贺玫冷哼,“如果换一种方式计算,十一次里面有六次,都跟珠州地产有直接关系。”

    “呵呵,难怪你对珠州地产的楼盘前景这么鄙视,原来是老冤家呀!”武勉随口说笑。

    虽然他很少跑地产新闻,但对这个行业的现状还是颇有耳闻。近年来中国最赚钱的就是地产业。不少大地产商通过金钱攻势,实际上已经将媒体收买了,经常把楼盘促销活动精心包装后,通过“软新闻”的手法灌输给公众,同时也用金钱尽力将负面消息消解于无形。

    珠州地产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人脉关系,在本地所有媒体上都花巨资做了大量广告。如果有某家媒体企图报道与它有关的负面消息,广告就会被撤走,令其收入大受影响。因此就算前线记者把报道写出来也没用,掌握发稿权的总编受制于人,就算心里认同记者的理念,也不得不忍痛扣下稿件不予发表。

    “这跟冤不冤家的没关系,我说的是事实!这个楼盘的销售状况铁定不好。”贺玫认真的说。

    “哦,你的意思是,这些‘连夜排队’的人,都是——”武勉拖长了声音但没说下去。

    “都是托!”贺玫接口道,“哦不,这么说不够准确,应该说绝大部分是托!这个所谓的‘连夜排队’盛况,根本就是造假!”

    “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这个楼盘珠州地产原定今晚八点开盘,为什么突然延迟到明早?就是因为真正来买的人太少了,场面太难看,所以赶紧一边宣布推迟开盘,一边雇用了大批‘托’过来充数,营造气氛热烈的假相,通过媒体一报道,明天就能吸引一些习惯跟风的买家过来抢购……哼哼,这种伎俩只能骗骗外行,我一眼就能看出破绽!”

    “破绽在哪?”

    “我问你,如果你是买家在这里排队,开盘时间突然无缘无故的推迟,要你多等整整一夜,你会完全没意见、一点情绪都没有吗?像他们这样安安静静的坦然接受,连一个抗议的人都没有,你觉得正常吗?”

    “喔,我明白了。”武勉点点头。

    假如在场的几百人都是真正的买家,正常情况下必然会有人对这种临时安排满腔怨言、进而鼓噪,很容易就会把所有人的不满情绪煽动起来,至少要吵嚷半天的。这么安静的排队等候的确不合情理。

    贺玫扬了扬录音笔:“我刚才采访了五个‘头仔’,只有一个是买家,其他四个都是‘托’,谎言编的颠三倒四,太可笑了!”

    “你会写稿揭穿他们么?”

    “写了也是白写,绝对不会见报的!”贺玫悲哀的叹了口气,“《晨报》对我已经算比较宽容了,让我发表了不少擦边球的报道……可今天这种情况,我要如实写出来肯定会被枪毙!看来,我只能去投奔‘南华系’了。”

    “南华系”号称是最有良心、最敢揭露黑暗面的媒体群,在东江省乃至全国都拥有许多拥戴,但为了抢独家和制造话题,某些操作手法颇具争议性,贺玫对他们的一些观念不能认同,加上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因此一直没有去“南华系”发展。

    “何必舍近求远呢?”武勉说,“你把报道如实写出来,我给你发表,明天见报!”

    贺玫撇撇嘴:“你还是先请示一下你们老总吧!据我所知,珠州地产也是你们《东江商报》的大客户,投放了好多广告呢!”

    “不用请示,这事我做主。你可以用个笔名写稿,我一字不差的给你登出来!”

    “真的吗?”贺玫精神一振,“你保证一字不差?”

    “很遗憾,假的。”武勉一本正经的说,“如果有错别字,还是要改的。”

    贺玫扑哧一笑,丰满的胸部轻轻颤动。武勉费了不少劲控制自己,才没有让目光长时间停留在那里。

    “行,你给我预留半版版面,九点前我会交两千五百字给你。”贺玫的眼神有种故意出难题的戏谑,“只要你敢照登出来,我明天就向《晨报》辞职,一周之内向你报到!”

    “一言为定!”武勉微笑道,“既然这单新闻你包了,那我没必要留在这了,一切都交给你吧,写好了把稿子和相片寄我邮箱。好啦,我走先了,拜拜。”

    他向贺玫和其他同行挥手告别后,过街拦了一辆的士,转而奔赴市政府旁边的东湖酒店,许市长即将在那里宴请港商。

    一路上武勉心里十分得意,今天晚上这三大重要活动,从一开始他就清楚自己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全包”,因此他采取“外包”的方式,不但成功转嫁了其中一个任务,而且还成功说服贺玫这样的资深同行当自己下属,可谓一举两得。

    的士到达目的地后,武勉进入酒店一看,里面也早就聚集了一堆记者在等候,大部分都是熟面孔。

    他仍然沿用刚才的方式,在现场同行中挑了个人选来“外包”。这次他挑中的是《宽州日报》驻珠州的一个老记者牛勤,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实人,被同行们戏称为“老黄牛”,稿子写的四平八稳,最擅长处理这种官样活动。

    当牛勤听说武勉有意挖他跳槽,并且开出的薪水足足增加五成时,激动的满面通红,想也不想就一口答应了,也承诺一周之内辞职前来报到。他还主动表示愿意代劳,替武勉完成今晚这个活动的报道。

    三个活动轻而易举解决了两个,武勉相当满意。至于剩下的最后一个活动,他决定亲历亲为,暂时不再游说第三个同行跳槽。

    因为增聘人手的事,虽然他已经跟浅柔打过招呼,但要一下子招进来太多人,她必然会担忧成本太高。为了稳妥起见,这件事不可操之过急。

    其实,就目前这两个新部下的薪水,武勉承诺的数额也绝对超出了浅柔的预算,按理一定会被否决的。但他现在根本不差钱,只要能把新闻工作真正做好,证明自身是个最佳新闻主管,投入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大不了由自己垫付就是了。

    ——段宇这个自作聪明的傻鸟,以为把人员都支使走就能给我出难题。老子正好来个“大换血”,借这个机会补充新人进来,而且都是由我亲手招聘亲手提拔,以后也只会听我的指挥。你这个副总就等着做“光杆副司令”吧!哈哈哈!

    武勉越想越得意,嘴里哼起了歌。这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华灯初上。

    他准时来到了LA区新开的“跳蚤夜市”,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熟练的完成了现场采访工作。由于这个地点离他住所不远,于是他索性返回家中打开电脑,一挥而就把稿子写完了。

    八点整,武勉打开电视,将时间设定到九月三十日,开始收看东江有线台制作的《娱乐圈大事记》。

    这节目约二十分钟,回顾了整个九月份娱乐圈发生的各种新闻。前面十五分钟回顾的,都是九月份前三个星期的事件,对武勉而言已经是历史而非未来。直到最后五分钟,才出现了九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娱乐新闻,也就是“即将发生的事件”。

    这些事件其实大都很无聊,无非是哪个艺人和谁分手啦、谁和谁的地下恋情曝光啦、谁在出席某个签名会时“意外走光”啦等等,而且很多都是珠三角以外地区发生的事件,没有什么价值。

    真正在东江省发生的重大娱乐新闻,只有两条。其中一条牵涉到当红歌星关娜娜,引起了武勉的注意。

    关娜娜是最著名的“玉女歌星”,歌喉动听舞姿动人,加上甜美的笑容具有杀死人的感染力,出道三年就已经红透半边天,拥有无数粉丝。

    更难得的是,她是公认的真正的“玉女”,从未卷入任何绯闻,也从来没有出卖过自己。因为她不仅自身收入丰厚,而且还有个亿万富翁老爸,当艺人纯粹是出于兴趣。

    武勉曾听齐海光透露过一个绝对可靠的内幕消息,有个SX煤老板对关娜娜着迷,愿意出天价一亲芳泽,只要她肯陪他一晚上就够了,价钱由一百万开始不断加上去,一直加到了一千万,仍然不能如愿。

    最后关娜娜烦了,托人给该煤老板送去了一份文件。他打开一看惊呆了,那是关娜娜去年的纳税证明复印件——光是她缴纳的税款,就有两千万之多!

    据“未来新闻”报道,关娜娜在九月底的某个晚上——武勉一看日期,居然恰好就是今天晚上——在珠州市举办完个人演唱会后,突然发生了“离奇失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