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我再次压住张小菲,她忍了又忍,最终勉强忍住了。

“还有你,我肯定不需要你这样的副手,也不会接受你的道歉,自己打报告辞职吧!”徐曼冷冷地看着我,说完拿手指着其它人,“还有你们,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以后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黄威廉最后出面,代表公司支持徐曼的工作,要求我们大家团结配合。

他的表态让我们明白,扳走徐曼是不可能了,以后要么在材料部当孙子,要么拍屁股走人。那么,徐曼真的没有弱点吗?我觉得不可能。

“佟经理,在新的副经理报到前,你继续留任,但必须全力配合徐经理的工作,否则后果你懂的。”黄威廉郑重警告了我一下。

我当然懂,公司为了徐曼会舍车保帅,甚至不惜舍弃整个材料部。这世上最缺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普通职员到用人市场一抓一大把。

徐曼得到公司高层的支持,气顺了不少,不再坚持要我立刻辞职了。

劈里叭啦训了一通话,徐曼亲自送黄威廉离开,两人有说有笑,关系相当不错。

他们一走。张小菲立刻说:“大家不用怕,不大了我回去跟我爸说,你们全过去。”

我头疼地道:“小菲你消停点,这不是开玩笑,你爸公司和我们不同,安排一两个可以,这一大家子肯定不行,还是得从徐曼身上着手。”

“佟经理,你准备牺牲色相做嫩草?”凌风推了推眼镜。

靠!

这小子成天脑袋里想什么呢,我很无语。徐曼虽然长相不差风韵犹存,但相差十来岁总有吧,何况那么刻薄,我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愿意。

“凌风,这种事你比较在行,你牺牲一下吧。”我说。

大家忍不住笑起来,气氛不再那么压抑。但最终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只能暂时按兵不动,该干啥干啥,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徐曼依靠公司高层的强力支持,在材料部站稳脚跟,立刻大刀阔斧修订部门规章,条件之苛刻、处罚之严厉让我们欲哭无泪。

总之材料部她是核心,她说了算,容不得半点意见。

我这个副经理,职权几乎被徐曼剥个干净,事无巨细都必须向她汇报,必须她签字才能生效。我成了摆设,成了部门多余的人。

没过几天,公司空降过来一位副经理,年轻男性,戴着无框眼镜,长相斯文。徐曼对他很器重,隆重欢迎,并当众宣布部分事务这位副经理签字也有效。

我的副经理职位保留,但没有任何签字权,保留职位等于保留薪酬待遇。算是公司体恤我,没一棍子打死。

新来的副经理叫施昊,每次张小菲喊我浩哥,他必自以为是地先答应一下。但此浩非彼昊,张小菲很是恼火,对他没有好脸色。

但施昊和徐曼性格不同,对谁都和和气气,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做事情也四平八稳,让张小菲想和他吵架都找不到茬。

材料部彻底变了天,但日子还得继续。我白天上班,干好份内的事,晚上跑去烟雨江南兼职,拿着双份收入,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凌风反而受到徐曼的赏识,经常安排他做事,弄得这小子干劲十足,令大伙鄙视。“凌风,加油,什么时候把那老女人拿下,给大家出气。”张小菲经常这样跟凌风说。

“好的。”凌风的回复就这两个字。

谁也没有料到,施昊居然对张小菲展开猛烈的追求,而他居然是个深藏不露的富二代,银灰色的保时捷,和他的儒雅气质很配。

公司不支持办公室恋情,但也不禁止。施昊的手段都是堂而皇之,阳谋。张小菲把他送的鲜花扔进垃圾筒,他照样面不改色地送。

“浩哥,你做我男朋友吧,我实在受不了了。”张小菲跑过来向我求援。

“没空。”我直接一口回绝。

“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你当着施昊的面承认,让他死了心就行。”张小菲拿出杀手锏,抱着我胳膊摇。说起来有点丢人,我还就吃这一套。

于是心一软答应了。

“小菲,他真是你男朋友?”施昊不信,表情和语气都非常冷静。

“叫我张小菲!”张小菲认真地纠正他,接着道:“当然是真的!”说着上前勾住我脖子,献上一个舌吻,为了逼真她是真豁出去了。

施昊的脸色终于变了变,但依然没有愤怒,用平静得让人头皮发麻的语气说:“这不代表什么,我还是不相信,只要你一天不结婚,我就有追求你的权利!”

张小菲抓狂了,气得怒吼:“是不是要我当着你的面跟他睡觉才行!”

我回味张小菲小香舌的甘甜味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施昊看了我一眼,继续道:“那倒不必,但我看得出你们在演戏,你们的眼中没有爱。”

不得不说,他的观察能力很强。我和张小菲之间没有男女之情,真正的情侣,看彼此的眼神都会充满爱意,即便时间长了淡了,也不会和看其它人一样。

张小菲白白损失一个舌吻,不仅没能气退施昊,反而让这小子更有信心。他步步为营稳打稳扎,而本该掌握主动权的张小菲却乱了阵脚。

“浩哥,要不我们拍几张艳照让他彻底死心!”张小菲咬咬牙横下一条心。

噗!

我险些没被一口水呛死。“得了,别整这些没用的,我们已经被他看穿,再说他也不在乎,照我看他条件还不错,不如你和他试着交往好了。”我说。

“滚你!”张小菲没好气地踢了我一脚,气乎乎的跑了。

徐曼除了管理严苛,喜欢教训人,别的也还好,她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在敬业方面无可挑剔。

大家现在也适应了她的工作节奏,对于袁珊的离开不再耿耿于怀。从某个角度上看,徐曼和袁珊是一类人,只不过徐曼求胜欲望更强,野心也更大。

这天,我用手机查资料时偶然看到袁珊的号码,心想该给她打个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