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伯和镇中学的一个副校长关系不错,晚上约了几个老哥们一起喝酒。

现在日子好了,也不用为陈顺担心,他的小日子过得可是滋润得很。

那位副校长无意间羡慕嫉妒恨的说:“真羡慕你家啊,这会开完以后那房价肯定得涨上去,这李德元去年是半死不活的,没想到今年咸鱼翻身了不说还鱼跃龙门,说到底命硬还是命硬啊。”

至于他说的会,是关于市教育系统的一个会议,三不五时就有的那种。

这种会议一般又臭又长,除了主要头头讲话,就是各个学校的人在明争暗斗,晒着数据彼此都不服谁。

不过这次的会议倒是有个干料,那就是位于光明区新建的广市一中南校区的选生地域问题。

广市一中是本市最好的学校,从抗站前就有了,属于当年本地华侨捐建的学校,差不多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至于前身叫什么名字倒是忘了。

反正百年名校是肯定的,教学质量也高,在本市他说第二没哪个不长眼的敢认第一。

一中的北校区属于绝对的重点高中,每年到了中考的时候所有中学生都削尖了脑袋一个劲的往里钻,绝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

各个中学也为此是暗暗较劲,考入一中的人数成了学校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指标,可以说这二十多年来都是这样的,在本地而言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

进了一中,那就是进了大学的门槛,每年都不缺乏清华北大,每年也不缺乏保送,可以说一中的教学质量绝对是属于硬实力的体现。

这几年,为了提高本市的教育质量,加上一中那边地方有限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求学需求,连着很多年这个话题一直被提在日程上。

早在几年前,主管教育的头头就提出了建设南校区的想法,这想法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腹黑点说,不排除这位头头实力很硬,加上他也是一中的出身,对于教育方面特别的偏执,所以在教育发展上一直是力排众议,倒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文人风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致通过以后市里重视教育资金第一时间到位。

南校区的选址占地足足两百亩,依山傍水,从动工的那一天市里的意思就是为了教育不惜一切的投入,务必把百年名校的优秀水平体现出来。

教学楼,科研楼,包括宿舍楼都是按很高的标准施工。

资金上一点都不吝啬,财政上的拨款只有提前没有延后,可想而知上头的决心有多大。

据说校友们,一些华侨关于设备和一些其他方面的捐助已经到位,这次由市里出面四下联系,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的到位。

不管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上的引进,为了一中这个新校区可谓是呕心沥血。

在这个注重GDP,炒房兴邦的年代,不得不跨一下广市的领导班子对教育的投入还是很重视的。

按照市里的计划,市一中南校区要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在本市乃至全省都要排名前列的学校,不是名义上的那种而是有实在的教学底子。

充分利用百年明校的历史沉淀,吸引优秀校友回校参加工作,争取南北校区能齐头并进,成为本市教育领域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

这个规划叫百年规划,从大概五年前开始,进行到现在虽然很低调但各方面的投入都没停过。

“南校区?”陈丹楞了楞,还真没注意到这个。

大概是因为这种事太官方了,民间就不太注意,除非是你有适龄的孩子要不这类的新闻谁都不感冒。

大伯也会来事,嘿嘿的一笑,挤眉弄眼的说:“这个嘛,刚才饭吃一半,我说东西不怎么样约了那位老哥到龙宫去,你可以自己仔细的问问他。”

这事倒是有趣了,不管陈丹还是李德元那都是精神一震。

会议内容大伯卖了个关子,自然谁都是鄙视着他,不过他是自得其乐,大家就更期待会议的内容了。

门口的人聚集的越来越多,好在人手充足加上镇派出所在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最重要的就是维持他们排队的顺序而已。

密密麻麻的差不多过千了,陈老死说他观察了一下看得是毛骨悚然。

炒房客,购房者外,已经开始有人雇人排队准备拿号了,就算陈丹这边没走露消息,不过那些资深的炒房客是什么人。

一个抢手的楼盘,你房地产商搞什么妖蛾子他们心知肚明,人多嘴杂的也瞒不住他们的想法。

都不用一会的功夫,大概是需要排号摇号的说法就是满天飞,自然所有人想想再一打听都知道可能性特别的高。

这下是热闹了,那些真正的买房者一听也慌了,深更半夜的呼朋唤友,将亲戚什么的都叫上凑人头,准备熬一个通宵和投机客绝一死战。

房号等于买房资格,这是一直以来的套路,任何一个炙手可热的楼盘似乎都喜欢玩这一手。

镇大道两边停满了车,按照这趋势来看晚上保安们是没得睡,镇派出所的同志们也是一样。

这个小区暂时没什么住户,但凡有人进出都是一件稀奇事,说真的几百上千人一起看过来绝对能把你看得发毛。

安全起见,陈丹已经吩咐了女眷们晚上不要外出,全都呆在家里别管外边有什么热闹。

自己出行的话,想想走正门还是算了,万一被人围上来一顿打听怎么办。

好在这边有消防门,赶紧叫物业的人拿来钥匙,一行人和做贼一样的从侧边的消防门溜了出去。

一行人来到了龙宫,在大厅大伯就远远的和一个人打着招呼:“瑞生,这!”

“哈哈,许老师啊。”陈丹一看是熟人,立刻笑咪咪的跑过去和他握手。

要不怎么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尽管好几年过去了他老了很多,但陈丹一眼还是认出了自己这位老师。

“陈丹,原来是你啊,我还以为德元地产的大老板是和你同名同姓,没想到真是我的学生。”这位名叫许瑞生的老师一点都没犹豫,很开心的握住了陈丹的手。

他外表斯文,可手上特别的有劲,这手和铁钳子似的孔武有力。

五十出头的年纪,有点点白发略显沧桑,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穿的西装很正统不过特别的老旧,洗得发白的那种充满了知识份子的那个味道。

怎么说呢,和这浮躁的社会一比,就他这身打扮看起来都是一股子清流。

“老师,有点疼。”陈丹开起了玩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激动,不好意思的松开了。

“哈哈,当年老师就说了,你那么聪明肯定有出息的。”许老师很激动。

当年在镇中学,他刚好是陈丹的班主任,当年他是主任,又兼了班主任,四十不到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陈丹是班里的学霸自然很得他的喜欢,想起以前真的是历历在目,现在再看他的白鬓真的让人感慨颇多。

以前印象最深的是外边谣传陈丹和某女生早恋,这位老师一听不以为然,说了早恋就早恋啊,又不耽误学习有什么关系。

有一次班上的女主和别班的男生谈恋爱,他是痛心疾首的问为什么要找外班的男生,咱们班的男生到底有什么不好的。

现在想想有点逗逼,但不可否认在他的教学下,那个班的同学成绩拔尖,但个个性格开朗并没有因为学习的关系带来什么不必要的压力。

一行人坐了下来,陈丹笑咪咪的说:“弄几个好点的下酒菜,麻烦一下肖老爷子,今天碰上了我的老师晚上一定要好好的喝一杯。”

“师恩大如天嘛,应该的。”老李马上来事的说:“对了,看看许老师喜欢吃什么,就按着他的口味来就行了。”

陈顺答应了一声,一转身跑进了厨房里,虽然是哥哥的身份,不过陈顺也很适应这个跑腿的角色,因为在他看来弟弟有出息也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

在这点上他其实很机灵,脾气火爆不假但岁数有了,当混子的那段时间反而锻炼了他察言观色的本事,现在的陈顺是特别的讨人喜欢。

“老师,你喝什么酒?”陈丹殷切的问了一声,态度特别的热情。

一般在学校而言,老师能记住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那肯定是那些最顽皮的。

不过许老师倒是有教无类,对于陈丹这样的学霸自然是照顾有加,在乡下地方能做到对那些顽皮的混子一视同仁也不容易。

许老师有点不好意思:“我倒不知道老陈是你大伯,本来随便找个地方喝点就好了,非得来这样的地方闹得我混身都不自在了。”

看他这一身有知道肯定囊中羞涩,就算好一口也就是啤酒配花生米,应该是不常来这种地方。

怎么说都是副校长了,不过许老师的风评是真不错,起码大伯对他的人民已经是推崇有加,在学校时陈丹对他的印象也是特别的好。

“哪啊,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喝对吧。”陈丹发现自己的口才不是一般的溜。

“是啊,看见自己的学生成材了,我这心里高兴的。”许老师欣慰的一笑。

陈丹笑了笑,看见他那么高兴心里还真有点内疚。

当年您的高材生,年级成绩数一数二的那个学霸,很可惜的是上辈子出了社会最后心灰意冷的寻了短见。

所谓的聪明只体现在考试上,到了社会上就成了被人玩弄的傻子,真是死读书,读死书,最后读书死。想想也是特别的可笑。

“老许还是喜欢喝啤的,让人上啤酒就好了。”大伯在旁边一挥手。

这一说陈丹倒是想起,许老师是东北人,对啤酒的真爱即使是在南方的潮湿环境下也是无可诟病。

几样精致的下酒菜马上就上了,许老师品尝得是赞不绝口,东西名不名贵不说恰好肖老爷子在,他出手的话自然这色香味就没得说。

先干了第一杯,陈丹和他聊着过去的事,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疼痒的话。

许老师也是一副回味的模样,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走出了校园走上了讲台一步步的喜欢上那种生活,不知不觉这二十年过去了他也成了半老头了。

“许老师,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顺心嘛。”陈丹客气的问了一句。

“呵呵,以前觉得不顺,现在特别的顺。”许老师夹了口菜,豁然笑着:“我老婆生了场病,最后是熬过来了,我儿子出了一场车祸也抢救回来了,虽然家底都折腾光了,不过现在是一家平安,这比什么都强了。”

许老师这些年也不容易,家里变故不断,几乎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

现在连房都没有一家就挤在宿舍里,可许老师还是很欣慰,起码一家人都在这点就不容易。

凭心而论他不是乱来的人,收入也不多,之前也有赞助过那些贫困的学生,晚年间这情景多少有点凄凉。

可印象里,他就是这么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任何难事面前都保持微笑。

虽然有时候也很古板,不过一身上下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为人师表而言许老师或许教书不是最优秀的,但他绝对能给你以身做则,让你在他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

“是啊,平安是福,只要一家人开心的在一起就比什么都强。”

联想前世今生,陈丹也是颇多的感慨,或许是自己胸无大志,许老师所说的也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原本是带着特殊目的来的,不过这一聊过去的那些事,陈丹的心态也是放松下来了。

聊了一阵,许老师也知道陈丹的来意,咳了一下说:“至于那个会议,说真的我们听着是好事一件,起码在造福本土,当然你在商言商的话对你来说更是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