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第二天醒来,杨晨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件事情。

前世的杨晨也读了一些都市重生的小说,但凡具有透视眼的主角都会去做一件事情,淘古玩!或者赌玉。

杨晨本来很不想去做这些恶心人的事情,但这无疑是来钱最快,风险最小,回报率最高的项目。

捡漏一个古玩,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上百万。

那自己还读什么书啊,还立志做什么祖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呢。来钱这样容易,先挣个几十亿身家再说!

可那真的与自己的初衷想违背。

再说,自己做好了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大富翁的心理转变了吗!

没有,杨晨知道这个答案是清晰明了的,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无根无萍,如果突然就拥有了数不清的财富,自己却没有能力予以保护的话,不但自己,就是自己的家人亲人朋友都会受到伤害。

所以,首先要让自己个体变得强大起来,至少在身体素质方面必须得经得住考验。还得找到靠山,借力。至少,在自己的初期得有所凭仗。

当然,利用自己这点小能力,装模作样地拣个小漏,赚个几千万把块钱还是可以的。

小人物不能奈何自己,大人物也不屑于奈何自己。而自己现在的生活至少能得到一些改观,至少不用担心跟杨夕聊天没钱付电话费了。

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杨晨觉得自己都还有机会。

“华晓,今天有事吗,要不咱们到处去逛逛!”张华晓正在赖床呢,杨晨摇醒了他。

“怎么,今天想起我来了,国庆都过去两天了!”张华晓愤愤不平地说。

“唉,对不起嘛,我这个西江本地人没有对你尽到地主之谊,今天全程算我的怎样?吃喝拉撒!我全包了!”

“那好,就这样说定了!”张华晓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

下楼吃了早饭,杨晨和张华晓就到街上瞎逛。

益都市最有名的古玩市场在送仙桥,这里离华协还有一点距离,好在送仙桥附近有一个益都市甚至全国都有名气的景点。苏航旧居。

外地人来益都必去的景点之一。所以,杨晨提议去旧居看看。

张华晓当然同意。

这个地方杨晨前世来过几次,已经没什么新意了,而张华晓是第一次来益都,对这一切还感到比较新鲜,所以,杨晨领着张华晓逛了一圈也就出来了。

他当然不好直接说自己的目的地是送仙桥古玩市场。

从旧居出来,杨晨就有意无意地把张华晓往这边领,就当着自己不熟悉一样到处逛的样子,就这样来到了送仙桥。

捡漏并不是天天都能遇见的事情,而且,能捡漏的人也必定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行,杨晨这会儿对这些的专业知识知道的还真不多,应该回去恶补一下。

也就是说,你至少要具有能看出真假的能力。

就凭杨晨的透视眼,怎么能够分辨出东西的真假呢?

好在,这个时期的古玩市场还没有后期持续的火爆,捡漏这样的技术活,曾经有人经常碰到。

对于收藏或者鉴宝来说,杨晨是个门外汉,就算拥有了透视眼,也没有让他具备这方面的更多的知识。他既有的知识只是来自后世一些初级普及知识而已。试想后世一个女朋友跟了别人,成天怨天尤人的人会有心情和能力去搞收藏吗!

而这古玩,是最难辨别真假的了,比女人心还难琢磨。

虽然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会说搞不懂女人,但这个世界除了男人,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也搞不懂收藏。

杨晨就和张华晓在送仙桥瞎逛,在各类古玩店铺和地摊前驻足观看,有些就是他这个门外汉都知道是仿制的,当然,有些店老板也明跟他说这些是仿制的,本来价格就刚好够买一个工艺品而已。

杨晨想,看来今天自己不能轻易出手了,或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辨别的火眼金睛,看起来像是真的东西,别人出价至少也很高啊,杨晨可不想把自己的钱扔火堆里烧掉。

再说,自己这个透视眼每天只能透视一次,就算自己有了透视眼,能看到一些古玩的内部品质,但他怎么确定这些品质是某种古玩所特有的呢。

看起来,要么是自己所拥有的特异功能不够强大,要么就是自己智商太低,根本不懂得运用这样的特异功能,就只知道拿这个特异功能来透视别人的衣服。这是属于初级阶段的事情,自己不应该老处在这样的阶段啊。

可是要恶补一些鉴宝知识,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那么要捡漏就只能靠运气了。

杨晨和张华晓来到一个还在摆放货物的地摊跟前,上面摆了很多小玩物,鼻烟壶,佛像,吊坠,衣佩,字画等等,一个半百的老头衣服并不算光鲜,把东西摆放完以后,就找了个马凳坐了下来,好像并不吆喝自己的东西。

“大爷,你这些东西怎么卖的啊?”杨晨觉得这个人不像是职业的卖家,当然,就凭他的眼光,被忽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随便挑,挑好了你看着给个价就行,这些都是我收废品收来的,都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只要比我卖废品多值点钱就行。”老头的话让杨晨觉得具有真实性,不像是要欺骗谁的样子。

杨晨翻了翻几本线装书,突然被一本薄薄的书给吸引了,书保存得并不算很好,书页泛黄,字全是用细草书写,有些地方还有虫蛀的痕迹,书讲的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就是东郭先生和狼。

这个故事出自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杨晨记得好像选自明朝的人叫做马中锡的《东田文集》。

这些草书的字体,还兼都是些繁体字,其实杨晨好多都不认识。好在,杨晨自己也习惯写草书,虽然毛笔字不怎么样,但比起一般人还是要好一些,所以,他认为,这字虽然不成风格,但也比杨晨好多了,有自成一家的态势。

很有可能是某位大书法家早期练笔的产物。不过,杨晨可不知道这个古代都有谁以书法闻名,除了王羲之,颜真卿,但这些书法肯定历史不会这么久远。

因为书的内容都是明朝时期的嘛。

虽然这个马中锡杨晨并不太熟,但这本书显然很合杨晨的胃口。当然,就凭杨晨那点知识,他根本无法辨别这本书的历史真实性。毕竟书本造假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再说,这本书并没有落款,也不知道出自谁的手笔,至于是不是马中锡的手抄本,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杨晨决定就从这本书下手,他觉得第六感告诉他,这本书有搞头。

他决定用透视来看看这本书还有什么古怪。

因为这本线装书并不厚,而且,装订也并不讲究,因为只是手抄本的缘故吧。

杨晨启动透视眼,仔细看了看整个书本,果然在装订线内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每一页的纸张都是对折而成的,而每一张纸上都写着于伯循。

杨晨想不起于伯循为何人,或者是一个暗号,既然是一个无名无姓的人,想必不会造假吧。所以,杨晨决定就买这本书了。

“老人家,这本书多少钱?”

老人瞟了一眼,“20块!”

杨晨想就算是20块买一本书也都合适,所以,就没还价,直接给了20块,拿着书就走了。

他觉得自己首先要搞清楚这个于伯循是谁才行。